本文作者:plkng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

plkng 2023-11-09 2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2、...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新能源车企,反攻欧洲

而就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将有望突破400万辆,并且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到2030年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将超过800万辆,其中,欧洲市场将在中国自主品牌输出和部分海外车企新能源产能转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最大出口接收区域。

中国车企逆向研究被嘲讽贬损,外国机构逆向研究底裤都不要了?其实对于外国机构的这种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在短期内,尤其是刚刚开始启动调查的阶段,对于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车在欧洲销售影响不大。中国车企在欧洲销售的大头,其实还是中国车企收购的欧洲品牌,例如名爵、沃尔沃,或者是有欧洲背景的品牌,比如吉利领克等。

月4日,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性车展之一,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2023年)正式开幕,毫无疑问电动化依然是本届慕尼***展的重头戏。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欧洲7月电车销量:大众干翻特斯拉,中国自主拿下首个第一!

1、在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上,大众ID.4/5超过特斯拉Model Y成为7月德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FIAT 500E和特斯拉Model Y占据排行榜的第二和第三位。

2、分品牌/车型来看,2021年7月份,宏光MINIEV跃升至全球第一位,销量为07万辆;特斯拉Model3和特斯拉ModelY分别位列第二三名,全球销量分别为88万辆和47万辆;此外月销超过1万辆的还有大众ID.4。

3、整体来看,在7月一共有12款车型月销量过万(按照上牌数据),其中比亚迪、特斯拉部分车型月销量突破2万。销量最高的车型是特斯拉的Model Y为44万辆,其次是比亚迪海鸥和比亚迪元PLUS,销量分别为24万辆和17万辆。

4、根据我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七月份,比亚迪以230882台的销量傲居销量排行榜首,一汽大众以152062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吉利则以117653辆的成绩排在第三名。

中国汽车品牌欧洲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TOP 2:一汽大众 7月销量:152062 一汽大众7月份表现尚算可以,同比仅跌了1%,卖出15万辆新车,依然是合资品牌里最坚挺的一个。

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制表:驾仕派 数据来源:乘联会 特斯拉Model 3自从国产之后,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市场新能源车型的王者。十强当中的新面孔来自于别克,微蓝6和微蓝7上市之后,分别取得了3685和439台的销量成绩。

中国车企竞逐欧洲市场,领克01为何能让用户直呼真香?

对于选择车辆,我们首选的应当是车辆的安全性,领克01做到了。其次,小编认为领克01能够受欧洲人青睐的次要原因是这款车的颜值的确很高,外观很个性,很有国际范儿,当然了这款车在国内也很受捧。

首先,在车身用料方面,领克01整车采用多维吸能笼式车身设计,通过多处吸能设计实现碰撞时的能量疏导,全车高强度钢使用占比达72%,保证车辆被动碰撞时,可以形成较为固定的结构,不会因为形变挤压威胁车内驾乘人员生命安全。

不难发现,领克01的产品力相当硬核,尤其是安全性方面,表现相当突出,经受住严苛考验的同时,也得到世界级认可,而这也正是一款优质家用车的核心所在。

而相比纯电,欧洲在燃油车市场则是传统强国林立、老牌车企扎堆,从设计到制造,已经拥有一套极尽完善的高标准严要求,欧洲的3C认证,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高的油车准入门槛了,加不加之一都行。

更多样化选择,造就了更多样化的领克01,也为领克01阔步欧洲市场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这种技术能让车身框架更加稳定、坚固、耐久,能为车辆的安全性能提供更强的保障。领克01在被动安全方面还采用了双气囊设计和三点式安全带。这种设计能最大程度保证车辆在碰撞事故中乘客的人身安全。

欧洲要将中国车拒之门外?法国率先发难,德国或跟进

我们不妨来看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TOP10当中欧洲国家就占据了7个席位,欧洲的老牌汽车工业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都已经排进了TOP10。

因为当中国汽车出口至欧洲关税大幅度提高之后,中国电动车为了确保销售利润必定会提高价格门槛,这样一来欧盟可以得到更高的税收,二来是中国电动车价格升高后销量自然就会降低,欧洲本土车企的市占率便不会遭受到冲击。

而就盖世汽车研究院预测,今年将有望突破400万辆,并且随着更多中国车企走向海外,到2030年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将超过800万辆,其中,欧洲市场将在中国自主品牌输出和部分海外车企新能源产能转移的共同作用下,成为最大出口接收区域。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