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匠人汽车评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匠人汽车评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鹏汽车质量怎么样,在国内处于什么水平?
小鹏汽车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的新势力,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非常用心,从小鹏目前的两款量产车G3和P7来看,整体质量都非常上乘,尤其是在智能化这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另外汽车的各种配置和材料都处于行业顶级水平,还是非常值得看好的。
你好,产品质量我们要从五个维度来看
1。 人员团队,车是人造的。核心顶层技术人员的背景素质,企业的魄力和价值观这些都是产品质量的内核保证 。在小鹏团队只承认你今天的成绩和贡献,只看你为小鹏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你过去多么辉煌的历史。小鹏不论资排辈,即使在电梯里遇到董事长何小鹏先生,你也只需叫一声,小鹏师兄好!绝对没有人会来指责你的
2。看量产车的技术构造,看供应链。小鹏的芯片来自英伟达,520的电池来自宁德市代,p7的音响来自丹麦丹拿,四驱来自博世。都有大厂们的强大背书 。目前来说,国内的电动车产业链并未成熟起来,所以核心配件必须来自大厂,靠得住,这一方面成本又会上去,但一方面要对市场负责,对用户负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的配套商也会逐渐成熟起来的
3。看目前交付车辆有没有大问题 ,小鹏自2019年初开始交付以来,累计用户应该接近3w,目前并未出现大的质量问题。三电系统,安全系统,辅助系统等等都没什么大问题。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规模化量产并且被验证是可行的,这就是质量的有力说明
4。产品质量不要说说而已,G3第一批1000台车,在产品路试阶段就在零下30度到接近40度的吐鲁番盆地做过真实测试。1000台车累计路试路程超过了1000万公里,积累了大量数据,这就体现了互联网造车的谨慎和匠人品质的追求
5。2019年G3 520 CNCAP综合碰撞成绩超过43分,五星测试虽然说明不了大的问题 ,但也是一个侧面的例证,毕竟在安全方面的背书是一款新车质量的最好注解
总结一下 ,小鹏汽车的整体品控,质量应该在新势力里算中上水平,我们也希望以后能在IQS的智能电动汽车排行榜上能见到国产新势力的名字 。望采纳
“减配大户”大众又陷丑闻,缺芯就能理直气壮减配吗?
大众汽车一直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是德国第一大车企,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车企。其品牌和声誉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所以虽然这么大的企业肯定有各种问题,但是也不能就此过分地否定。大众有问题没错,但是大众汽车毕竟是汽车行业里比较靠谱的品牌,在国内已经经营了数十年,其口碑一直还是不错的。
合资车减配一直是在国内受到诟病的,减配的原因或者是功能过剩,或者是为了节省成本,或者是为了适应国内的市场,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不减配,有可能就要卖更贵的价格,或者企业的利润就要大受影响等等。
当然减配是不好的,我们都希望能买到优质的汽车,我们也希望大众汽车能够拿出诚意,细心地做好解释,我想只要企业有诚意,大部分消费者是能够理解的,尤其是大众这样的以前口碑还可以的大企业。
最后希望所有的车企都重视消费者的使用感受,重视消费者的诉求,接受消费者监督,做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其实本人认为缺芯并不是大众汽车的减配的理由,这次真不是减配而是销售欺骗,现在看来大众汽车被视为“减配大户”,而且还有“造假大户”的头衔,并不为过,可以这么说西方车企和日韩车企的特点其实是非常相似的。近期又曝光的朗逸车机的“减配”,不过这次不是减配,而是销售欺骗,根本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回顾一下,2021款朗逸诸多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仪表盘黑屏”,听说过车机黑屏,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仪表盘黑屏的状况发生;在车辆行驶中的汽车,最重要的行驶信息其实都在仪表盘上,比如车速、转速、水温、油温、前进挡、故障码等等这些问题,假如仪表盘黑屏就会直接影响驾驶安全感。失去安全感,可想后果之严重,但是河南商丘的某朗逸用户在购车仅一个季度内,陆续出现仪表盘黑屏8次,其中有5次在高速公路上,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后来该车主对车辆进行了鉴定检测,发现的问题是该车使用的并非原厂智慧车联系统,而是最普通的、公版的安卓系统,车辆使用不了Carplay和MOS。这是多么搞笑得事件,
在众多问题爆发之后,陆续就有数十位车主发现车辆有相同的问题,投诉到相关部门之后,大众汽车方面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一批次有车联网,一批次没有车联网;
车辆打造的中控屏与宣传根本不一致,应该有的USB接口没有了,车机根本就不是原厂(车企采购)的车机,而是汽配城改装机;这是多么荒唐可笑,朗逸在2021年共计售出接近40万辆,占上汽大众总销量的超30%。也就是说2021款的朗逸可能有几十万台车都涉及销售欺诈,这是一起严重的商业销售欺诈问题。这让大家对该品牌非常失望,至少我本人是这样认为的。[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这件事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这次的大众“减配”事件是全球大众车都在“因芯片减配”,还是仅仅局限在中国生产的大众车在“因芯片减配”?这可是牵扯到责任人是谁的大是大非!
“减配”的大众车是进口车,还是在中国生产的合资车?如果是进口车,那责任就很清晰了,告大众呀!依照中国的法律狠狠罚呀,这不用客气!但如果是合资车,那么合资厂的控股方是哪一方呢?此时,棍子仅仅打在德国大众身上合理吗?合资厂的中资股东该承担什么责任?在一汽大众,大众的股权只有仅仅40%;在上汽大众,大众股权也只是50%,此时“减配”的恶名该由谁来承担?同样,这个惩罚应该由谁承担?毕竟合资厂的利润可是按照股份分配的,那么这个责任是不是也应该按照股份来承担呢?
“减配”的车型,在国内外是不是一样在“减配”呢?如果是全球都在“减配”,那就无话可说,就是大众的责任了!但如果仅仅在中国生产的车型上“减配”了!这是德国大众的责任吗?还是说这个责任方是在中国的合资厂?如果是合资厂决定的,那么责任在谁的?
现在“舆论”反正就是口口声声是大众的责任!但合资厂里真是大众说了算吗?没有绝对控股权的大众,怎么可能在合资厂里一手遮天?作为占50%股份的中资,到底在这个“减配”事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至少,已经占有50%股份的中资,在发现有影响自身利益的“减配”行为时,有没有保护自身的利益,做出合理的抗议呢?别忘记了,“减配”影响的不仅仅是大众的收益,也影响了中资的收益!利润可是按照股份来分配的。
至此,就是一个疑问?理直气壮喊“减配”的谁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匠人汽车评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匠人汽车评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